守护个人信息安全,从了解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开始
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,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,它为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撑起了一把“保护伞”。
你知道吗,个人信息不仅仅是姓名、身份证号这些,还包括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痕迹,像浏览记录、消费偏好等。这部法律明确规定,处理个人信息要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和诚信原则 ,比如你下载一款APP,它不能一股脑索要你的所有信息,只能收集与实现其功能相关的部分。
当你在网络购物时,有没有遇到过“大数据杀熟”?就是同样的商品,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高。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全面禁止了这种行为,确保交易价格公平公正。另外,在公共场所安装的图像采集、个人身份识别设备,必须是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,还要设置显著提示标识,所收集的信息也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,不能挪作他用,除非取得你的单独同意 。
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也得到了强化。毕竟他们是弱势群体,更容易受到侵害。企业在收集、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时,需要格外谨慎,遵循更严格的规则。
那如果个人信息真的遭到泄露该怎么办呢?别担心,法律赋予了你诸多权利。你有权要求信息处理者及时采取措施,比如更正错误信息、删除泄露的信息。要是处理者不履行义务,将面临警告、罚款等严厉处罚,情节严重的,罚款可达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 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比如,不随意扫码参加不明活动,收到快递后用马克笔涂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包裹,不轻易点击不明网络链接。
让我们一起了解并运用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,在享受数字生活便利的同时,免受信息泄露的困扰 。
|